2月28日,天刚蒙蒙亮,垃圾车运假货进世博园贩卖。济南市豫剧团的演员们就来到长清区归德镇文体中心广场。换上工作装,戴上安全帽和手套,爬杆、系绳、卸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忙碌,戏台搭好了。这天是归德镇集市,听说豫剧团又来送戏下乡了,四里八乡的乡亲们呼朋引伴,早早就来了。
自1971年成立以来,济南市豫剧团扎根农村,足迹遍及晋、冀、鲁、豫4省,每年为群众送戏近300台。40年来,剧团累计演出1.2万场次,2400万人次享受戏曲艺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咱老百姓的剧团”。2011年1月20日,豫剧团团长高世德被评为2010“影响济南”文化人物。
小雪初融的天气分外寒冷,在户外站一会儿,就觉得寒风刺骨。但剧团乐队人员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演奏着乐器的手大都红肿开裂。而演员们为了在台上保持优美的形体,戏服里面只穿着单薄的毛衣。在候场上台时,一些女演员冻得哆哆嗦嗦,不停呵气取暖。但一到台上,立刻神采飞扬,忘记了寒冷。
主管业务的副团长姜芳娟说:“每年春节前后都是演出最繁忙的时节,一般也是最冷的时候。”为了演出,演员们睡过柴草垛、破庙、废弃的学校。有一次,实在找不到睡觉的地方了,演员们只好在舞台下铺起被窝。一觉醒来,被子上飘满了雪花。
“百姓对文化需求很迫切,中午演出结束,有的老百姓坐那儿不动,等着下午再开戏。许多群众给我们捧来花生、地瓜、玉米,盼着我们多唱几场。”正在换装的姜芳娟忙中偷闲告诉我们,正是观众对戏曲的这种热爱,支持演员们走到现在。
演出结束后,一些观众还恋恋不舍,跑到后台,看着演员们卸妆、收拾东西。“你们演员唱戏工资挺高吧?”有戏迷这样问高世德。当听到这些演员每月只拿千把块钱时,这些戏迷都不敢相信,“要是知道这样,我们村一个人拿10块钱,也要请你们去唱戏。”戏迷的话让高世德充满感慨。
姜芳娟,1984年参加工作,国家二级演员,工资1700元;另一位副团长张德华,1971年参加工作,国家二级演员,工资1800元。市豫剧团是一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除了长清区政府每年一定的资金扶持,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演出收入。
德龙前四后八自卸车演员叶世亮夫妻住在两间上世纪60年代的平房里,几年前,妻子得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外出演出时,老叶就把女儿接来照顾妻子,实在不行,他就把妻子托付给邻居帮助照看。年轻演员梅景卫,妻子去世,给他留下一对年幼的双胞胎女儿,一家人的生活就靠他一月900多元的工资。但下乡演出的号角一吹响,他们就随时出征,从来没有耽误过一次演出。“寒酸”的豫剧团也有出手大方的时候,为尽快让群众看上戏,解决在农村唱戏容易、搭台难的问题,市豫剧团自筹资金30多万元,购买了全省首台流动舞台车。
微薄的工资、艰苦的演出环境没有挡住演员们对戏曲事业的酷爱坚守。没有资金,就自己做戏服、头面;请不起创作人员,就自己写剧本。姜芳娟告诉记者,《虢都遗恨》的服装是演员们请来熟悉的裁缝,比照着图片做出来的,头面是买来材料后,演员们一点一点自己粘起来的。
多年来,剧团针对广大农民群众需求,不断丰富“文化下乡”的内容。他们先后改编排演了《程婴救孤》、《虢都遗恨》、《铡刀下的红梅》等不同题材的剧目50多个。同时,还创作了反映长清优秀农民企业家梁金贵、梁国利的《山魂》、《龙吟潮头》,反映优秀女检察官孟红伟故事的《情思绵长》等众多剧目。目前,剧团形成历史剧、现代剧、小品、舞蹈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先后编演戏曲100多台,能连续演出40多台戏不重样。
《虢都遗恨》中,康沙沙一段“认子”唱段唱得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有板有眼的唱功让台下观众大声叫好。卸了妆之后,21岁的康沙沙还带着“90后”的天真与明快。2006年,剧团招兵买马时,毕业于河南戏曲学校的康沙沙被一眼选中。5年过去后,一些和她一起加入剧团的演员已经离开,康沙沙却安心留了下来:“这个团团风正,老师好。那些有经验的老师把自己主演多年而且受观众欢迎的戏让出来传授给青年演员,一招一式地教给我们。”
近年来,市豫剧团屡获会演比赛大奖:在2008年济南市首届“泉荷杯”青年演员大赛上,市豫剧团选送的14个参赛演员获得了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创造了全市各文艺团体获奖之最。其中,杜婉婉一人独得“济南青年演员一等奖”、“济南市新长征突击手”等4项大奖。在2010年山东省首届山东梆子专业大赛中,豫剧团参赛的6名青年演员,有4名获得全省十佳,康沙沙列全省十佳第一名,另有两名获二等奖。